企業名稱:天津童之舟自閉癥康復服務中心
電話:022-83523451
手機:18602262377 13002210929
網址:www.slw04.cn
傳真:022-83523451
微信:18602262377 h1098406067
地址:天津市河西區下瓦房大沽南路晶采大廈2層
Version:1.0 StartHTML:0000000107 EndHTML:0000011585 StartFragment:0000000127 EndFragment:0000011567
學會只操心今晚的飯菜——一位家長寫給更多家長的"心靈雞湯"
柯茜 孤獨癥人士家長/文
2010年11月20日,廣東東莞一位母親韓群鳳趁丈夫外出之機,讓兩個13歲腦癱兒服下安眠藥熟睡后,先后將一對腦癱兒子按在浴缸里溺死,然后自己服下農藥自殺未遂,最后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。2014年6月27日,香港一位被街坊稱贊是"好爸爸"的59歲蔡姓男子,趁自閉癥長子熟睡時對其行兇,繼而刎頸尋死,但其后自行報警,自閉兒子最終傷重不治。
從宏觀的角度,我們不難看到,在這些悲劇的背后,其實是權利的喪失,制度的缺失。如果我們的心智障礙者都能夠平等地接受教育,有相應的醫療支持系統,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,讓他們能夠快樂地就業和生活,那么,我們曾為之付出一切的父母,怎會向安心睡在我們身旁的孩子伸出自己顫抖的手?(摘自劉凱華文章《爸爸,我們去哪》,小伙伴可參看一加一文化微信公眾號6月30日文章。)
但對于大多數心力交瘁的心智障礙家長來說,捍衛權利和推動制度也許還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,當我們憂愁苦惱、滿腹酸楚、壓力山大的時候,我們應該怎么去自我舒緩甚至自我救贖?
也許有些家長認為,有一位心智障礙的孩子,本身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,不愿意跟自己的親戚、同事和朋友過多提及孩子的事。
的確,如果不是親身體驗過照顧心智障礙孩子的經歷,旁人是很難真正體會到我們這些家長內心的苦楚和無助的;但就我個人的經驗,我覺得身邊的親戚、同事和朋友,他們比我們想象的更愿意來了解我們的處境,了解我們的孩子,也非常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便利。
不少心智障礙孩子的家長,都很堅強,也好強,有什么壓力和痛苦都自己扛,但其實我們都是心太軟,心太軟,把什么都悶在心里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消極逃避。其實我們可以嘗試跟自己信任的人談談,談談孩子給你帶來的苦惱和別人不理解的快樂,談談自己對未來的擔憂,談談自己的委屈和不甘。雖然別人未必能幫我們解決什么,但跟別人傾訴的過程就是一種"積極面對",你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自己和孩子,或許可以得到別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。哪怕只是因為說出來而輕松一點。
前文中的東莞媽媽和香港父親,他們在鄰里同事中口碑都很好,出事之后鄰里同事都表示理解,懇請法院給予輕判。
可見,在他們身邊,善意的人還是很多,能夠去理解我們處境的人還是很多。如果東莞媽媽和香港父親在被痛苦窒息的時候,愿意向身邊的親戚、同事或朋友打開一個小口,相信會有人伸出自己的手來拉他們一把。
雖然制度不完善,但我們還是要相信人心的善良和溫暖;也許我們也遭過別人的白眼和譏笑,但更多的人是像我們自己一樣愿意去傾聽和幫助的。我們應該堅強,但無需太好強;我們應該承擔,但不要只是自己承受;傾訴、求助,是基于我們對人心人性的信任,是基于我們對自己和孩子的不放棄。
也許有一些家長,覺得自己的心智障礙孩子是自己的"宿命"。無法拒絕,無法抵擋,無法改變,我們只好"認命",認為生活不會再有什么希望和亮彩。
記得某自閉癥訓練機構墻上有這樣一句話:"自閉癥孩子,是上天的一個考驗,也是上天的一個禮物。"
把一個心智障礙的孩子當作禮物,需要我們家長有大智慧。但人生如果沒有這樣的考驗,也會有其他的考驗;每個人的人生,都是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驗;并不是遇到考驗的人生就注定是悲劇的人生。當得知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癥的時候,我也經歷過不愿接受、不甘心、委屈痛苦、彷徨無助、敏感脆弱,然后,我也把這個孩子當作自己的"宿命"。但我又時時問自己,作為被命運選中的"星媽",我要怎樣才能不辜負我的孩子,不被所謂的"噩運"毀掉我的人生。
我想,孩子是我以后生活的重心,但她不應該成為我生活的全部,我要有時偷懶有時逃離,我不要做忍辱負重的媽媽,我不要過著咬緊牙關的生活。
我想,孩子一生要依靠我,我的生活質量決定孩子的生活質量,我的性格情緒決定孩子的性格情緒。
所以,我們心智障礙孩子的家長要努力健康快樂,努力陽光明亮,努力放松舒展,這樣,我們的孩子才不會生活在"悲劇"的氛圍中。我們不能給孩子一個標準的大腦,我們可以把笑容還給他;我們不能給孩子一個肯定的未來,那就讓我們學會只操心今晚的飯菜。
當然,晚飯過后,我們還是要看看新聞。不少家長,對我國目前的福利制度和社會氛圍過于失望,對比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各種福利政策,更覺自己的孩子"生錯地方",內心有很多的抱怨和不滿。但如果我們不僅橫向對比,還試著縱向對比,跟十年前的中國、五年前的中國對比,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個社會的進步。十年前,在我所在的地區,僅有兩家自閉癥康復機構,現在成規模的已有十幾家;十年前,幾乎所有普教系統的老師都沒聽說過自閉癥,現在已有不少自閉癥孩子在普通學校找到自己的書桌;十年前,在各種媒體的宣傳中只有肢體殘障者的自強不息,現在已有不少影視作品和新聞報道把目光投向心智障礙者。社會在進步,我們家長更應該鼓起信心,跟上時代的腳步:
我們可以成立自己的家長互助會來抱團取暖;我們可以主動向身邊的人普及自閉癥的知識,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自閉癥討論自閉癥;我們可以在各種媒體發聲,幫我們的孩子揮動手中的旗幟;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去政府表達我們的訴求、申請我們的權益……
我們單個人的力量也許很微薄,但如果把我們有限的力氣花在抱怨和哭泣上,那么我們,和我們的孩子,才只會陷入絕望。
如果我們的孩子是"生錯地方"了,那就讓我們"將錯就錯"。
我們無法左右天氣,但我們可以改變心情;我們無法選擇孩子,但我們可以決定用什么情緒來為他做晚飯;我們沒有能力移民,但我們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"更多選擇更多歡樂"的氛圍。
本來是因為一個悲劇新聞寫的文章,但寫著寫著好像又寫成了"心靈雞湯",這與我本人和《有人》小編的初衷是不一致的。但我還是希望,一條生命的逝去,不僅喚起悲哀,更要喚起思考,喚起行動,喚起戒示。
不想被悲哀所淹沒,首先要讓自己轉身,朝向有光的一面。
注: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
我們的愿景:
孤獨癥人士享有平等的正常化生活。
我們的使命:
提升孤獨癥人士的生活品質和生存能力,并促進社會對孤獨癥人士的接納與服務。
我們的榮譽:
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項目執行機構
"七彩夢行動計劃"貧困孤獨癥兒童救助項目執行機構
天津市貧困孤獨癥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定點康復機構
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孤獨癥早期篩查及機構康復效果研究項目
心盟孤獨癥網絡成員機構
全國孤獨癥服務機構社會倡導達標單位
我們的服務對象:
孤獨癥、發育遲緩、語言障礙、學習障礙等心智障礙兒童及青年
心智障礙人士家庭
我們的服務項目:
(0-12歲)孤獨癥、發育遲緩兒童療育康復
家長培訓及心理支持
12歲以上孤獨癥、發育障礙青少年職業及生存技能培養
地址:天津市和平區萬科都市花園柏雅廊B小院
聯系電話:022-83523451
郵箱:tongzhizhoutj@sina.com
點擊右上角:分享到朋友圈關注更多精彩
點擊右上角:點擊"關注官方賬號"
查找公眾賬號:"天津童之舟"加關注。
更多請訪問我們的網站:http://www.slw04.cn
天津童之舟兒童發展中心公眾平臺期待您的加入